行走的文博课堂,这支青年队伍做了3年!
“丝绸之路途径多少个国家?”“姐姐,我也去过西安博物院!”“原来古代人这样买东西呀~”……西安理工大学丝路探“先”传“博”社会实践队,在今年7月-8月如期开展了持续三年的“文博主题”社会实践系列活动。走进6个社区、探索7座博物馆、摄制9部活动视频、设计10份活动方案,是这支队伍3年来的又一次全新出发。
“文博课堂”破解社区治理的“青春密码”
为更加精准有效地宣传文博知识,团队对接馆方、社区需求,结合社区群众特点,一对一打造“文博小课堂”专场活动,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文博课堂方案5个。在碑林区太白社区开展“大唐西市古今谈”主题活动,在新城区广场社区开展“长安有故里”主题活动,在新城区尚朴社区开展“咱家钟鼓楼的来‘龙’去脉”主题活动,在新城区西电设社区开展“小英雄 大担当”主题活动,在新城区万年社区开展“长安城里最含‘唐’”主题活动,延续“文博知识+趣味问答+手工互动”的课堂风格,气氛热烈,好评如潮,深受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喜爱。
“一馆一品”打造文博创新的“引流方案”
为进一步创新博物馆的体验设计,团队通过线上学习、访谈调研,针对不同博物馆设计不同的线上线下主题“引流方案”,并在馆方的支持下圆满落地。在西安博物院,团队策划落地“重走丝绸之路”专场活动,通过知识问答、路线科普、现场互动,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参与,获得馆方的好评点赞。在大唐西市博物馆,团队拍摄制作“大唐古今谈”主题视频,从博物馆出发,创新展示千年来的经济变化和发展成果。在钟鼓楼博物馆,团队联合馆方开展“小小营造家”系列活动,带孩子们在钟楼上实地学习建筑历史、体验古代工艺,将古建筑的文化魅力融入趣味研学课堂。数份活动方案被采纳落地,不仅是馆方对团队的肯定和信任,更是三年如一日奉献文博事业的力量来源。
“聚力赋能”组建自信自强的“红色队伍”
为延续志愿文博的奉献精神,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博物馆建设,团队始终致力于发展志愿者队伍。今年暑假,团队吸纳本科、硕士共8名学生,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共编合演了红色情景剧《我要去延安》,研读历史、学习台词、分配角色、实地彩排,近5000字脚本如期呈现,沉浸式的演绎引人如临其境。此外,团队在多个社区、博物馆、艺术培训中心开展“小小志愿者”宣传推广活动,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精神厚植于心。
近3年来,这支队伍集合经管互助社、学院志愿者等队伍资源,依托西安博物院、钟鼓楼博物馆、大唐西市博物馆、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以及多个社区等基地资源,每年暑假如期开展“文博主题”社会实践活动,从进馆学习调研,到进社区、入学校、上街道开展“文博小课堂”,再到策划设计“一馆一品”专场活动,目前累计共建实践基地4个,收到表扬信12封,每一年都在出发,每一次都在进步,带动更多“新队伍”,集结更多“新质力”,以“博物馆热”持续点燃文化自信之火。